在严监管之下,银行委外业务整体退潮成为行业共识。不过,银行委外的投资理财需求仍然存在。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在2017年公募基金赚钱效应的推动下,多家银行动用数百亿元资金投向权益类基金产品,并且风险偏好有所提升。
基金争取受托机会
业内通常把银行将自营或理财资金委托给本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代为投资的委托投资模式认定为委外业务。
通常,银行委外资金出于风控的要求,偏好投向债券基金等固定收益类产品。2017年,监管部门打出重拳,委外业务退潮,市场上不时出现固收类基金产品“迷你化”甚至清盘的情况。不过,银行资金仍存在委托管理的需求,委外业务正在告别此前粗放的发展方式,资金委托管理趋于精细化。在委外业务的调整过程中,公募权益投资基金正在迎来新的机会。
委外资金借道偏股基金投资权益类资产近两年才起步。2017年,公募基金优异的业绩令委托银行回报不菲。多家银行在研判后市及相关重量级资金委托人的动向后,准备2018年增加投向权益类资产的资金规模。
一家大型银行的委外资金此前仅小规模参与权益类投资,但2017年获得了丰厚回报。这家银行决定加大权益类投资规模,计划将达500亿元,公募基金产品将是主要投资方向。
上海一家公募基金机构权益投资人士透露,某股份制商业银行2018年委外资金投资A股的规模大约在200亿-300亿元之间,另有200亿元将投资港股。这家银行此前在权益类投资领域一直较为领先。目前多家公募基金机构力争进入该银行遴选受托机构的核心备选池(备选机构在10家左右)。
该公募基金人士介绍,银行在选择和考核管理人方面有一套严格的流程。公募基金机构因为其制度管理、信息披露、历史业绩等方面的优势,更容易得到银行资金的青睐。委托公募机构管理资金,银行既能有相应的收益预期,又较易符合监管和风控的相关要求。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今年拟进行权益类投资的银行委外资金对公募机构更加友好,风险偏好也有所提升,从而给了基金管理人更大的操作空间。
委外整体退潮
虽然有银行委外加大权益类投资的力度,但委外业务整体正在退潮。
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指出,银行委外业务的“春天”大约起始于2015年前后,当时流动性泛滥加上银行资管规模飙升,给银行带来“幸福的烦恼”。一方面,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率快速下滑,而负债成本在刚兑、规模竞争等压力下变得刚性,易上难下,银行迫切需要找到能覆盖负债成本的优质资产;另一方面,一些银行自身专业能力不够强、人才储备与交易能力不足,在投资管理上有心无力。在这一背景下,银行开始通过购买券商集合理财计划、定向计划、公募基金产品等方式,由非银资管机构代为管理资金。
银行委外业务的火热终于迎来严格监管。2017年,银监会、证监会、人民银行等部门出台一系列措施,促使银行资金回归本位,防范金融风险,银行委外业务热潮的消退已成为业内共识。
公募有动力更有压力
在委外业务结构调整之际,公募基金机构积极在权益类投资领域争取机会。
基金业人士表示,此前委外业务火热时,公司内部不少资源向承接委外资金的固收部门倾斜。(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特别是一些银行系基金公司,只要固收部门做好委外大单,似乎整个公司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如今,固收类委外业务大面积退潮,权益类委外业务则迎来了发展机会,公募机构特别是权益类投资部门有了更大的动力。业内很多人对之前固收类委外产品的膨胀颇多微词,认为这样的发展是畸形的,是基金公司“自废武功”之举。如今权益类委外业务的发展符合基金公司全面、均衡发展的需求,不少基金机构正在摩拳擦掌。
同时,委外业务整体退潮,大型银行提升自身投资能力,中小银行回归资金存贷角色……多重因素使希望继续承接委外资金的基金机构面临压力。李奇霖指出,对银行的资管业务而言,委外业务在某种程度上是近距离实战演习的机会。在“后刚兑时代”,银行理财业务的投资管理能力至关重要,委外终究只是借助外来机构管理资金的方式,提升银行自身投研能力才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当前很多银行的资管部门正在向这方面努力。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公募基金等非银资管机构,要么具有核心的、难以复制的资产管理能力,让银行资金趋之若鹜,要么提升自己的管理和服务能力,输出投研管理能力,提升深度服务能力,这样才能与银行共享资管行业发展的机会。本报记者 徐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