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铁打的基金公司,流水的基金经理。今年以来,公募行业“排头兵”离职人数再创新高。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8月2日,年内换东家的基金经理人数达110人,而2016年、2017年同期数据分别为94人、101人。
对比今年每月离职人数可以发现,3月、6月和7月出现了基金经理离职潮。《国际金融报》记者从多位公募人士处了解到,这主要与年终奖的发放时间有关。
据悉,大部分的基金公司会在春节前发放年终奖,也有部分基金公司到4月份或5月份才会发放年终奖。通常有跳槽打算的基金经理会在领完年终奖之后提出辞呈,再加上交接工作的时间,就导致了上述3个月份的离职潮现象。
而离职的基金经理通常对接下来的去向缄口不言,是因为公募行业有“静默期”的规定,即离职后不能马上担任其他公司的基金经理,且“静默期”的时长一般在3个月左右。
四种情况成离职主因
从各家公司发布的公告来看,基金经理离职原因一栏普遍写的是“个人原因”。那么,这些所谓的“个人原因”到底是什么?记者通过多位业内人士透露的信息了解到,主要分4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公奔公”。其中大部分人会去往其他投研团队相对成熟、颇具规模的基金公司,同时也有一些公募名将选择加盟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去“挑大梁”成立自己的投研团队。比如,4月底从汇丰晋信离职的明星基金丘栋荣就加入了8月1日刚成立的中庚基金。而新成立的基金公司为了招揽人才,通常会给出较为丰厚的股权激励。
第二种情况是“公奔私”。有业内人士表示,业绩突出的基金经理往往会选择“奔私”,因为其个人对投资者有很强的号召力,通过跟私人银行等机构合作,为高净值人群提供私募产品,业绩优秀的情况下,可以获得高额的管理费提成。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公奔私”的人不会很多,因为市场行情不佳,私募产品业绩普遍不突出,甚至很多私募都倒闭了,“公奔私”热潮通常出现在牛市时期。
第三种情况是业绩不好被迫下课。据悉,大部分基金公司对基金经理的业绩考核是以两年为期,如果基金业绩连续两年同类排名在后四分之一,基金经理就有被淘汰的可能。
第四种情况是原公司治理出了问题。至于具体细节,知情人士则表示不便透露,只是调侃道:“幸福的公司大多相同,不幸的公司各有各的不幸”。
为留人才各出奇招
对于基金经理的离职,业内一直存有争议。沪上一位公募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持一定的人员流动性证明公募行业是健康且充满活力的,也有利于行业的优胜劣汰发展。
但另一位公募人士则认为,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奔私”有悖于国家提倡的普惠金融理念。“按理来说,优秀的投研人才更应该留在公募行业为普罗大众理财,但近年来公募大佬却纷纷流向私募为金字塔尖的高净值人群服务。”
事实上,为了留住人才,基金公司也做了不少尝试。比如,有些公司进行了股权改革,让基金经理成为公司股东。但业内人士提到,由于很多基金公司都是国资背景,所以股权激励的空间有限。
也有一些公司调整了基金经理的薪酬结构,以前基金经理的工资主要跟业绩挂钩,现在则将规模增长、管理费收入增长也纳入其中,综合下来,工资会比原来单一标准考核下更高。
此外,某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基金业协会有规定,基金公司需对基金经理实行收入递延。即基金经理当年收入的一部分要递延到2-3年才发放,具体递延的收入比例和时间由各家公司自行决定。
不过,上述人士认为这一制度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基金经理急功近利、短线炒作业绩后跑路的情况;但另一方面,也给基金经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为递延期间一旦业绩不好或者犯了错误,都有可能拿不到被递延的那部分收入。“曾经就有一位基金经理因为出轨,其老婆闹到基金公司去,最后递延的收入就被公司罚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