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权益基金发行风潮的不断扩散,一面是短暂停歇之后的新一波“连阳”,A股市场正在经历一个几乎从未有过的暖春。
1月23日,来自东方红和富国两只明星权益基金对外开售,尽管未有最终销售数据披露,但据渠道方面传出的消息,两只基金均卖出了数十亿元。同日,沪指继前日突破3500点后再度大涨1.29%,报收3546.5点。
愈发浓厚的牛市氛围,正在不断强化。
“1万”限购
1月23日,东方红睿泽三年定期开放混合基金正式发行。
与此前相比,东方红睿泽基金对投资者的认购设定了更为严苛的上限,单个基金账户累计认购金额不超过1万元,且限定发行时间仅为1月23日一天。
尽管去年东方红旗下多只爆款基金在开售当天也采取了限购措施,但单账户在开售首日只能认购1万元的设定还是较为少见。
例如去年单日吸金百亿的东方红内需增长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东方红睿丰基金在开放当天单账户限购均为10万元;而单日吸金178亿的东方红睿玺三年定开混合则是限购每人只能买5万元的规定,不过该基金还设定了20亿元的规模上限,最终实施了极低比例的配售。
严苛的限购措施之下,此次东方红睿泽的销售热度明显下滑。据21世纪经济报道从多个渠道获悉,1月23日全天东方红睿泽的销售成绩超过40亿元,而另一说法则是销售超过60亿元,不过,具体募集成绩还待最终披露。
从直观数据对比来看,东方红睿泽的销售情况,与此前几只爆款基金单日吸金百亿的盛况有所差距,但在业内看来,在单账户限购1万元的前提仍能销售数十亿,已是极佳的销售业绩。
1月23日,沪上一位渠道人士透露,“之前东方红基金的销售大部分是由招行完成,但这次各大渠道都比较卖力推,因为新年初渠道往往会制定销售计划,因此虽然限额严格但大家推介还是很积极。”
除东方红睿泽之外,1月23日同日开售的还有另外一只热门基金——富国成长优选三年定开,该基金由富国明星基金经理魏伟掌舵,并没有采取限购措施。据一家银行渠道人士透露,该基金当日也卖出了近20亿的成绩。
来自富国基金(博客,微博)方面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出于对投资者负责和利于基金管理的考虑,公司希望富国成长优选的规模控制在较合理的范围,并不希望募集到过大的规模,因此将于1月24日提前结束募集,仅销售2日。
事实上,当前权益基金销售并非普遍处在热流之中。据业内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其公司在发的一只权益产品单日销售量还不足2000万元。而另一家大型公司相关人士亦向记者表示,其公司在发的一只基金销售情况尚可,但销售多日也尚未达到10亿元的销售关口。
尽管远不敌兴全合宜日售300亿的“疯狂”,但与业内较多基金公司在售基金情况相比,无论是东方红睿泽还是富国成长优选销售业绩都属于较突出的情况。
深圳一位公募基金经理1月23日分析指出,从去年的东方红再到近期的兴全合宜,市场上爆款基金越来越多,这使大家形成了一种现在基金都很好卖的假象,甚至担心百亿基金的频繁出现意味着市场顶部的到来。其实仔细看很多基金依然不好卖,甚至卖很多天都到不了2亿的成立标准,而市场真正顶部位置是所有的基金随随便便就能大卖,情况很不一样。
上述基金经理进一步谈到,未来权益基金销售也会走向分化,业绩持续优秀的公司将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相反一些没有业绩吸引力的公司将越来越难募集产品,分化是必然的。
不过,规模越大意味着操作难度也越大,多只爆款基金提前结束募集或是采取的限购措施,亦反映了基金公司对控制规模重视程度的上升。
爆款基金引热钱入场
基金销售分化格局不断强化之际,A股则呈现出一派“牛市”景象。
1月23日,A股在此前一个交易日突破3500点后延续上涨攻势,最终上涨1.29%,实现了继1月15日沪指收阴后的新一波“六连阳”。
对此,华南一位公募基金经理1月23日受访时向记者表示,“在基金销售环境整体平静的状态下,基金爆款的出现意味着场外不缺钱,只要有好产品这些资金是非常愿意进入到市场之中,爆款的出现会不断提高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进而为市场带来更多的增量资金,这对A股来说显然是乐观的消息,对行情有催化作用。”
确然,无论是卖方分析机构还是买方本身,对于近期公募基金掀起的发行风潮重视度都不断提高,这些未来的“子弹”将打向何方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银行、地产等大盘蓝筹股依然是当前获最高共识的配置方向。
1月23日涨势最猛的板块正是银行,其中吴江银行(603323)强势涨停,建设银行(601939,股吧)(601939)大涨8.28%。
业绩快报显示,目前已披露2017年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普遍上涨且不良率较年初也多为下降状态,这为银行板块带来了利好,也刺激了资金的进一步配置。
“银行业坏账风险的大幅减小,是今年机构配置银行很大的一个逻辑”,上海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不出意外,新基金建仓肯定还会配置这些大蓝筹板块,尤其大银行的看好度是最高的。对新基金而言,从募集到设立到建仓都还有一定时间,还得看具体成立时的市场环境。在看多市场的前提下,现在肯定是越快完成募集越好。”本报记者 李洁雪 深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