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2016年凭借亮眼表现成为业内黑马的中江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江信托”),2017年业绩却遭遇滑铁卢。中江信托日前披露2017年财务数据,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缩水七成和九成,净利润由19.25亿元滑落至1.68亿元。除了成绩单暗淡,中江信托还连续遭遇罚单和兑付危机。业内人士认为,在今年强监管的延续下,行业整体面临项目难找的困境,加上业内竞争激烈,想要再次“杀出重围”难度不小。
业绩坐过山车
此前在讨论信托公司为何上市屡屡遇坎时,曾有业内人士指出,信托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普遍不强,这一点在中江信托身上再次得到印证。
2016年,这家位于江西省成立了35年(前身为江西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期间曾两度更名)的信托公司,由业内中段班一跃升至前段班。当年中江信托营业收入36.16亿元,净利润19.25亿元,同比均翻了约3倍,行业排名也由36位升至13位。
亮眼成绩令中江信托成为黑马,但这样的高速增长并未延续。2017年中江信托营业收入由2016年的36.16亿元锐减至9.52亿元,下降73.67%,净利润更是由19.25亿元降至1.68亿元,下降91.27%,两项指标的行业排名分别跌至43位和58位,甚至低于2015年。
一位业内观察人士说起中江信托时,对其2015、2016年的表现还有深刻印象。“当时中江信托的基建类业务做得不错,算是踩到了风口,后来有些公司可能都有些跟着做的痕迹。从这点能看出中江信托的眼光有独到之处,也看得比较准。”
除了对业务风向有过颇为准确的把握,中江信托在投资方面也曾出过彩。业内人士指出,中江信托2016年业绩实现翻倍增长,与其当年将控股子公司国盛证券58%股权转让给上市公司华声股份(002670,股吧)不无关系。2016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华声股份完成注入中江信托等持有的国盛证券100%股权,华声股份更名为国盛金控,中江信托持有国盛金控16%股份,成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因此,中江信托获得不菲的股权投资收益。
在那个风光的时期内,中江信托还完成了增资,公司注册资本金在2016年6月由11.56亿元增至30.05亿元,位于彼时行业平均水平之上。在2016年财报中,中江信托表示,公司具备了对外扩张的基础,其一就是资本实力得到大幅提高。
从中江信托的股东构成来看,据中江信托2016年财报披露,公司第一大股东为领锐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领锐资管”),大连昱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次之,第三位是江西省财政厅,三者持股比例分别为32.74%、25.11%和20.44%。进一步来看,领锐资管来头不小,它的背后是资本大鳄“明天系”。不过,从董事会组成来看,中江信托董事中有6名是江西省财政厅推举。“实际上,中江信托的实际控制人还是江西省财政厅。”上述观察人士说道。
罚单违约缠身
有着不俗实力的中江信托,却没在“优等生”之列站稳。除了业绩暗淡,中江信托先是在2017年金融监管的风暴中三次被点名,之后又两次陷入项目兑付危机。
2017年5月,中江信托因“绩效考评制度以及绩效薪酬发放不符合监管规定”被江西银监局开出40万元罚单,9月又因“未依规向监管机构报告关联交易”被罚30万元,临近年末,再因“短线交易国盛金控违规”被深交所通报批评并被广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一连串的处罚和警示,在2017年的“罚单雨”中还不算最显眼的。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指出,信托业2017年受罚频率较往年整体有明显提升,是与金融严监管的态势相呼应,监管检查不仅严还非常细,深入本质,大小问题都不姑息。
除监管罚单外,中江信托又连续两次遭遇项目兑付麻烦,引来市场侧目。一只是应于2017年12月9日和25日到期的中江信托浙江同城项目,因浙江同城相关商铺销售不及预期,加上流动性出现一定问题而延期兑付。最新消息显示,1月19日,这一项目完成全额兑付,并向投资者支付了逾期的利息收益。
另一只项目的解决还在推进中。该项目名为“金鹤140号亿阳集团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根据成立公告,中江信托于2016年6-7月分批向亿阳集团发放了合计5亿元的信托贷款,其中1.5亿元、3.5亿元信托期限分别为18个月、24个月,前者已于2017年末到期。但亿阳集团在2017年底时却曝出流动性危机,包括中江信托在内的多家公司都被卷入。
在对北京商报记者的回应中,中江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鉴于融资企业出现的负面情况,公司已确定了要求融资人提前还款、现场催收、追加担保资产、司法保全等多举措并行的处置预案,明确相关措施的实施。同时也已启动了相关司法程序,对融资企业及相关担保人采取了相应的司法冻结手段。该负责人还透露,项目最终到期时能正常兑付。另有业内人士表示,亿阳集团最近发生变故,与集团实际控制人被带走协查有一定关系,但从集团资金流来看,一直还是比较稳定的。
未来挑战仍存
带着风险项目步入2018年的中江信托,后续可能还会面临更多挑战。
中部地区一家信托公司相关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从大环境来看,今年延续强监管基调,新的项目不好找,加上银信通道受限,进一步影响信托资金来源。此前很多公司就在不少项目上“短兵相接”,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大家都在抢好的资源。
中江信托和其他公司短兵相接的可能性很大。据中江信托官网介绍,目前公司已拥有一支具有信托、证券、保险、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基金管理等资深从业背景的专业团队,构建了以北京、上海、深圳、浙江、江苏、福建、四川、陕西、辽宁、山东、河北等50个金融研发中心为依托的全国性业务布局、资源网络和营销体系。信托业人士指出,50个研发中心是优势,同时也意味着中江信托在上述地区很可能与当地的信托公司争抢“蛋糕”,而且目前在全国范围布局的信托公司也不在少数。
就在中江信托“家门口”,也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竞争对手,注册地同样位于江西的中航信托。2016年,中江信托业绩略高于中航信托,但后者2017年实现反超,营业收入29.41亿元,同比增23.26%;净利润16.29亿元,同比增25.3%。不仅如此,中航信托2016、2017年连续两年都有增资动作,注册资本由16.86亿元升至46.57亿元,进入行业上游。
虽然上述信托观察人士认为不必过度放大二者的竞争关系,但中江信托在2016年财报中也坦言,公司面临的不利因素中,一个是行业竞争加剧,面临周期性调整压力;还有一个就是地处欠发达地区,客户资源相对有限,尤其是高端客户缺乏,合格投资者的培育拓展难度相对较大。
竞争还体现在资本实力的较量上。2017年,全信托业共有超过1/5的信托公司进行了增资,行业平均注册资本提高了5亿元至34亿元。可以看出,中江信托已经低于平均水平。
不过,目前信托行业集体在探寻下一个风口,业内也有“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是信托公司发展必由之路”的共识。某信托公司研究员袁吉伟还提到,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合规要求,信托公司在合规管理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严监管下合规风险管理能力将成为突出的市场竞争力。
北京商报记者 程维妙/文 宋媛媛/制表
(责任编辑:刘伟 HF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