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A股的分化行情成就了一批崇尚价值投资的明星私募。在收益率和规模飙升的同时,明星私募收入大幅增长,不少公司员工的薪酬明显提升,年底更是有望收获高额年终奖。更有甚者,一位前券商系资管人士,辞职投身私募四年后,年收入从400万激增至1个亿。
2017年,明星私募不仅赚得盆满钵满,而且股票策略产品发行火爆,不过,量化类产品则明显遇冷,两极分化严重。
人均创收高达5000万
一家百亿股票私募去年能赚多少钱?证券时报记者粗略算了笔账:假如该私募年初规模是100亿元,不考虑新发产品,全年平均收益达到25%。按行业普遍采用的“2+20”费率计算,该公司管理费收入为2亿元,业绩提成收入为5亿元,两项合计收入可以达到7亿元。如果计算新发产品,实际收入可能还会更高。
不过,该笔进账尚未考虑私募向渠道方的返还部分。据业内人士介绍,返还比例一般要看私募品牌和资质,大多在1%左右,明星私募在与渠道的博弈中通常能获得更高话语权,使自身收益最大化。
“股票私募去年整体业绩不错,很受渠道欢迎,一些大型明星私募更是被抢着卖。由于客户接受度高,渠道要求的费用相对也低,再加上本身业绩好,公司收入就可能非常惊人。”有私募人士称。以国内规模最大的北京一家股票私募为例,目前该公司管理规模在500亿元以上,根据第三方数据,去年平均收益在27%左右,同样按照“2+20”简单计算,管理费和业绩提成收入超过35亿元。按公司现有70余人计算,人均创收在5000万元以上。
除上述北京私募外,另一家上海私募也被业内认为是行业标杆。“如果按去年的管理业绩看,上海那家私募收入水平可能更高。”上述私募人士说。他还表示,私募的税负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公司收入需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合计税收比例通常超过20%。
对于明星股票私募而言,去年收入大幅提升也让员工受益。据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了解,私募员工收入通常分为两块:一块为相对固定的部分;另一块与绩效挂钩。不同岗位收入分配结构不同,市场和销售会按照销售业绩参与管理费提成,投研则参与业绩提成的分配,对于去年产品规模增长和管理业绩双丰收的明星私募来说,员工收入无疑将大幅提升。
“我们的收入一般有大小年,要看公司的业绩,如果按去年情况看,今年年终奖应该会非常不错。”一家私募员工向记者透露。她并未透露具体金额,但预估会在20个月工资以上。
投身私募四年收入过亿
近年来,“公奔私”成为行业一大现象,业绩优秀的公募高管以及券商系资管能人纷纷跳槽奔私,这与在私募做出业绩后能够拿到高收入不无关系。
在券商从事多年资管业务的华某,四年前鼓足勇气辞职投身私募行业。从准备到作出最终决定,他前前后后思考了近1年时间。
从券商出来之前,华某的年薪大概在300万-400万左右,他在决定放弃高薪的同时,将多年积蓄2000余万全部投入公司运作。创业伊始,华某就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坚持长期投资。幸运的是他躲过股灾并在底部买入,2016年年初又重点布局白马股、周期股一直持有至今,使得旗下产品净值、规模和数量一路创新高。
2017年末,华某掌舵的私募总管理规模一举突破70亿元,成为国内响当当的股票私募。“不到4年时间,管理规模就能超过70亿元,这是我当初辞职奔私时没想到的。”华某表示。管理规模的飙升与华某今年产品业绩的优异表现分不开,今年他旗下多只产品收益率超过50%。
管理费加上业绩提成,华某今年收入预计能过亿。从400万到1个亿,50岁的华某奔私不到四年时间迎来人生的又一次突破,收入暴增逾25倍。
“公募派基金经理或者有着多年管理机构资金经验的基金经理,例如管理过企业年金、养老金等,通常都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基金净值曲线一般为平缓向上,回撤极小。这样的基金经理出来做私募一般都很有优势。发行募集产品,也能获得渠道的认可。”华某认为。
股票策略产品火爆
量化类遇冷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看到市场上明星股票私募产品大卖后,上海一家量化私募的负责人感叹。
新年伊始,私募新产品的发行两极分化愈加严重,绩优明星私募成为市场追捧对象,股票策略产品发行火爆,上海一家知名私募的单只产品募集就超过100亿元,震惊业内;而另一边,市场上一些量化、CTA策略、债券类私募的产品发行明显遇冷。怪不得上述私募发出如此感叹。
实际上自2017年开始,股票类产品就备受市场喜爱。据格上理财统计,2016年私募基金一共发行了12390只产品,其中股票类产品为7828只,占比为63%;2017年私募共发行12943只产品,股票类产品为9223只,占比上升至71%。
“去年上半年我们没怎么动,当时觉得市场情绪对权益类产品还是不太感冒。而且2016年整个股票类产品表现一般,没有主动给客户做营销,只是分公司区域性对接了一些。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关注一些明星私募的产品的同时,我们开始主动在市场上寻找价值投资的股票多头产品,落地了很多项目。”某券商财富管理部门人士称。
谈到今年的计划,该人士称还是会主打股票多头类私募产品。对于量化类产品,该券商并不是很感兴趣。“2017年全年我们都没对接过量化类私募,量化产品表现并不太好,可能现在的市场风格也不适合。”
证券时报记者 许孝如 沈宁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